第七百二十六章 先做一个试点
,所以明知更换设备之后能够赚更多的钱,也只能望洋兴叹。国家如果能够解决他们的这两个困难,他们中间的大多数人是愿意接受改造的。”
“可是,国家需要拿出多少钱呢?”崔洪春问道。
“短期内,大约需要拿出100亿到200亿的资金,这些资金大部分是贷款,是能够收回的,只是暂时借给这些企业使用而已。因为这些小钢铁的存在,国家承受的环境损失远远不止100亿,这笔账国家有没有算过?”秦海说道。
20世纪末至新世纪初的中国,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钢铁、水泥等高耗能产业蓬勃发展,带来的一个巨大的负面损失就是空气质量的下降。让后来的人们谈虎色变的雾霾主要就是起源于这个时期。在后世,国家斥资数千亿元试图治理雾霾污染,但举步维艰。如果能够在十几年前花费比这少得多的资金用于补贴小钢铁、小水泥的技术改造,未来将可以省下十倍、百倍的治理费用。
崔洪春的犹豫,来自于他的时代局限性。一方面,没有人能够想得到中国经济会有如此大的发展,在当年觉得100亿、200亿是一个天文数字,而仅仅10年之后,几千亿的治理费用都已经不在话下了。另一方面,当年的人对于污染的忍受能力也远远高于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