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三十三章 人才之论

    “诸位,想必大家都已知道在下开这个茶话会的目的了吧?不错,就是为富义招募人才。【最新章节】所谓人才,大家知道是指人品优良又学识渊博的人,有谋事之才、谋略之才、将帅之才、栋梁之才,这些人中要么是博学鸿儒,要么是士族子弟,可以为官,可以率兵。这句话对吗?我觉得有道理,但是却不全面。为什么呢?我觉得将道德、学问作为衡量人才的一项必须标准太过苛刻,也没必要。在下以为,只要你的技能、学识、能力或者素质超过大多数人,那么都可以称为人才。即便没读过书,不识几个字的也可以是人才。比如有一个人,他目不识丁,可他打的镰刀比别人锋利,割起草来要比别人快得多,大家都喜欢用他的镰刀。在下以为,这个人就是人才。”

    底下坐的大多是大字不识的普通百姓,就算是里正、亭长、三老这些小官里面文化水平也不高。汉代的基层结构是五家为伍,十家为什,百家为里,设里正一名。距离十里为一亭,设亭长一名,十亭一乡,乡有三老,称为有秩、啬夫、游徼。有秩掌教化,治理民事;啬夫职听讼,收赋税;游徼主管治安警卫,兼管停留旅客。这些人不仅知识层次低,社会地位也是不高,如今刘墉将他们与所谓的“士族”、“大儒”相提并论,不由得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