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改良造纸
的机会。
刘墉却摇摇头,说道:“我更希望天下都用纸张,那才是万民之福。”
“难道公子不打算造来赚钱吗?”
“赚!当然要赚!”刘墉笑道,“不过相比于瓷器、酿酒这些暴利,我们造出的纸只求微利,让寻常人家都能用得起。”
刘墉的造纸术是从科教频道里面学的,比起现代化的造纸工厂的确很简陋,不过比起汉代的技术却高了不止一两个档次。先让人把砍下的竹子、木块削成小片,置于石灰池中浸泡两月,然后加上树皮、麻头等植物原料一同捣碎,使纤维分散,再上火蒸煮成纸浆。待纸浆冷却,再使用平板式的竹帘把纸浆捞起,过滤水分,成为纸膜。这一步非得有极娴熟的技巧才行,这样捞出来的纸膜才厚薄适中、分布均匀。捞起的纸膜一张张叠好,用木板压紧,上置重石,将水压出,最后将压得半干的纸膜贴在炉火边上烘干,揭下来便成了一张张的纸了。这里面的关键环节是捣碎,以往多是靠人力或畜力,花费高,效率低,这也是造纸术发展不起来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好在富义县内溪水众多,水能丰富,刘墉因势造了几个水磨、水力石臼,平时几乎不需要人照管,只管添料、取料即可,这样舂出的纸屑细且均匀。在浸泡环节上,加入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