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五章 再闹大一些
结果就在他拟定计划,准备这么干的时候与柴绍碰上了。
柴绍在长安抛下平阳逃往太原与李渊汇合,一听李家大公子意图自己干,又不好意思丢下他,也就劝说他投奔李渊去。
好了,一有不同的意见,李建成的毛病犯了,犹豫了好一会儿,选择了听柴绍的,错过了大好机会。
如此事情,可算是不知凡几。但就如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以遇上多选题,还是各有道理的多选题,这脑袋就有点犯晕了。最终问向了亦师亦友的谋主王珪。
王珪亦是出生名门,他的祖父是南北朝末年的名将王僧辩,他的家族太原王氏是关东五大高门之一。但细说起来,不如说王珪一家很有当神算的潜质,而且看得特别准。
昔年王珪交友满天下,有一次设宴款待名士,宴会中房玄龄、杜如晦皆在邀请之列,王珪的母亲很是高兴,直言两人是王佐之相,自己的儿子能与他们做朋友,将来一定大有好处。
见王母秀着她的看相技术,王珪的夫人也不甘示弱,当了回神算,对王珪道:“你们将来能够成名,全靠末座少年。”
为此大诗人杜甫还在他的《送重表侄王砅评事》一诗中写道:“次问最少年,虬髯十**。子等成大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