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八十章 结束语 (下)
知识分子出生时根器较佳,应为众人师,为众人传知识开智能,但是许多知识分子不肯助人开示,死抱着知识,空来人间一遭,死后也难免堕落地狱。”
林先生不由得感慨:“在这个人世里,我们有幸成为所谓的知识分子,应该怎么把知识和智能传播给大众,而在心情上又应该抱着多么戒慎恐惧的心情呀!”
(三)
这也并不是林先生一个人独有的领悟。
台湾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也多次在开示中警醒大众,一个人著作等身,名利双收,未必就是好事。如果他写的文字不对,有人因看了他的文字而生起邪念,或者做了坏事,那么,他就要对这个人随后的不幸命运承担一定的责任。
常常有人赞扬南老师学问如何如何了得,著作如何如何丰盛,而老先生自己,却始终保持着清醒的头脑。
他说:“正所谓著作等身,罪孽等身。”写得多,犯下过失的机会就多,罪过也就可能越大。
在这些作家的身上,我们看不到对个人名利的孜孜以求,看到的,是对世道人心的深切关怀,他们日夜担心的,并不是自己能不能日进斗金,成名成家,而是社会人心是不是会变得更好,人们会不会减少生命中犯下过失的机会。
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