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85 没法对曾思平说清楚的事】
,到了华皇出场的时候,也腐朽了。淮军头目很快就蜕变为既得利益的老官僚。
华皇不可能跟曾思平说太多,这些都要靠她自己慢慢在学习的过程中领会,曾思平的亲小爷爷曾国荃,打下南京的首功是他的。又是曾国藩的弟弟。早年在官场的作为是公牛冲进瓷器店,但是到了晚年就是个昏庸保守的官僚。
洋务派都是跟洋人打过交道,见识过近代战争威力与技术的。
但他们如果想变动整个国人的伦理纲常。他们只敢说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再昏庸一点,就是以仁义为舟楫,以礼信为甲胄。这真是当时中国最有权势官僚的观点。
应该说能开始买机器,买武器,意识到这个差距,懂得买就是觉醒的开始。已经是晚清最明白的一群人了。而更有远见的,则是意识到机器是死的,人才是第一。主张派留学生。
第一批留学生是曾国藩派的。而且大多家境不好。
曾家大公子,曾思平的老爸曾纪泽,造了轮船,在伊犁谈判,因为熟悉国家法与形势,挽回了大量权益。但是在原本的历史中,三十五岁就累死了。
<本章"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