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1346 华皇抵达柏林】

楚地认识到王朝政治与民族主义运动之间的巨大鸿沟。
    华皇觉得,如果说后来的俾斯麦领导了德国统一,首要的条件是德意志必须接受普鲁士的那套严酷的制度,而且俾斯麦在担任普鲁士驻德意志邦联代表期间,一直认为奥地利是德意志秩序的保障。
    1848年革命的失败对德国的民族主义运动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卡特丽娜卡芙公主甚至认为这对德国的历史发展的影响是灾难性的,从此民族主义运动将希望寄托在普鲁士的强权身上。可以说,俾斯麦是利用了德意志的民族情绪为普鲁士的王朝政治服务。
    德国那些小公国或德意志诸邦国,实际上类似于英国和法国的统一模式,不是体现在德意志帝国(1806年之前的)的层次上,而是体现在普鲁士和奥地利等邦国层面上,这些邦国在模仿路易十四大力加强中央集权。
    从现实的角度看,德意志帝国无法实现有效的统一,因为三十年战争造成的隔阂太深了,尤其在信仰方面;而且一些帝国成员,特别是帝国自由城市,未必愿意接受某个强大邦国的支配。
    另外,德意志两个最大的邦国奥地利和普鲁士,其领地有相当一部分并不属于纯正的德意志,所以它们有相当一部分领土外在于拿破仑战争后组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