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商业
地,所以逼着他们活不下去而离开家园在某种程度上是好事。
清末,本来就是中国人一次走上世界舞台的机会,只是原本历史上国家孱弱。走出去的这些人不论是去了欧美还是欧美的殖民地,都是被当作二等公民对待,这一幕在前世一直持续到联合****总司令在板门店的停战条约上签字为止。
至于什么一战二战的战胜国资格,那就是个笑话了,哪有战胜国还需要割地的……
在海的另一边,日本各家机器厂的员工们甚至都不知道自己生产的零件是作为机器大部分卖到中国乃至整个东南亚的。在早已分工明确的流水线工厂,占一个车间面积的一条流水线就是为了制造一个零件,这些零件的用途他们并不明白——至于组装,那是组装总厂的事情,等产品完成最后一步组装,也就要准备装箱封存了。
其实宋海平和林海洋控制的工业船拥有远超过现在日本这些所谓现代化工厂的生产力,如今这幕府名下的各种日本公司很有些罗斯福新政时期的味道,例如雇佣人挖个坑,然后再雇人将这个坑填平——宋海平和林海洋只是不想这么无聊的浪费劳动力罢了,再者说,让勤劳的日本人养成不劳而获的习惯反而是更坏的结果。
下放给各工厂生产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