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八十红论:荒唐贾珍

这一点。人的心灵是多变的,表象下掩盖或者侵蚀会最终打破人生的圆满性。皮普开始野心勃勃的上等人之路时就已经偏离了质朴的乡下劳动人民的本色,这既是西方许多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反映的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人性坠落的内容代表之一,也是西方资本主义商业化工业化的代价之一。如何理解西方社会的物质、科技、思想、精神纠缠发展是很有意思的课题,但时代确实发展了,新的平衡也建立了。所以,回首200年前西方社会物质精神得失在文学上的探讨与现代社会丰富的文明成果对比也是很有内涵的。

    相对上升状态的皮普与走下坡路的贾珍时间差为50年上下,《远大前程》故事背景为1812年耶诞节前夕至1840年冬天,《红楼梦》成书在1758年左右。与完成资产阶级革命后社会环境中的皮普比较,贾珍处在逐渐开始腐朽的八旗制度之下,虽然身为权贵但未来目标已经丧失,生活奢靡思想贪婪开始成为他们的通病。不用在100步里面讨论薛蟠、贾珍、贾琏、贾宝玉的区别,只看他们对未来的追求就可以了。如果沉迷于眼前那么一个公爵和一个铁匠就没有区别;如果贫寒可以锻炼人的内心,那么富足给人们的就是堕落吧。在当时不论是贾府还是现实中的曹家,衰败只不过是另一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