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700章 儒学与督察员(上)

发达,地方颇多技校,特别很多商行厂坊都在后支持,专门笼络这些小学毕业生,供养他们在技校中学习几年,让他们出来后,入自己商行做事。
    不过对这些小学毕业生,宣镇百姓,还是习惯将他们称之为童生,后官方也确定下来,拿到毕业证的学童,才能称之童生。否则只是准童生。
    这不若大明别处,一开蒙便是童生,没考中秀才的,七老八十还是童生。
    因为是六年制义务教育,所以宣府镇采取宽进原则,适龄孩童均可上学,但毕业考就卡得较严。
    考入中学者,便是准秀才,因为中学生录取严格,超过九成多的小学生都会淘汰。所以他们入学后。继续免费教育,等于这些人以前是家族供养,现在改为官方供养。
    他们若毕业,便成为正式的秀才了。这时他们约二十岁左右。可以参加公务员考核。做吏当官等等,这不若大明,中举后才有了一些机会。
    也因为中学生的吃香。教化司后来规定,童生们许可再考,可在家苦读,或是继续进学堂复读,这时他们就要收取费用,然后每年可以考一次,连考三次。
    三次过后,就没有机会了,毕竟复读那么些年还考不上,证明他们不是读书的料,就没必要再浪费家人钱粮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