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0章 儒学与督察员(下)
形象在他脑海中成形,便若王斗说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这才是国之栋梁啊。
现在大明的教学确实是走入畸形了,历朝还有讲君子六艺的,但现在只注重科举,士子们皆埋头书卷经文中,两耳不闻窗外事,不说六艺,便是射御书数皆被视为小道。
明算、明法诸科士子更升迁艰难,地位低下。如此出来学子个个文弱不堪不说,还不通实务,这又如何治国?
也因为“偏科”严重,接王斗说的话,未中举得官者,大部分也是谋生能力低下,秀才士子所以又有“穷酸”的称号,而在宣府镇,有一技之长者,却是如此的受人敬重。
不说国文。如通算术者。通律法者,通礼仪者,通乐韵绘画者,或许在别处穷困潦倒。但在宣府镇。却可以轻而易举的谋生。个个过上优越尊贵的生活。
随着宣府镇教学的扩大,教师科目越细,对这些人才要求还更为广泛。各人沿着自己道路不断往前攀登,一样可以如儒学一样达到巅峰,放在大明很多地方,这是不可理解的。
“此为士子之盛。”
李邦华心里想着,作为读书人,他当然愿意学子士子个个过上体面的生活,然因为儒学经文独盛缘故,大明别处便是一个私塾先生职位,也有一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