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九八、新君赵桓
、童贯等人,他新皇既立,自可与金人言和,故此他派出使者向金人请平。
金人同意言和,前提条件是汉军退出燕京。
赵桓闻此大喜,觉得和谈可成,他也不经朝会,径直派出使臣,快马加鞭,飞奔往燕京。
李纲闻知此讯,大惊失色。忙入宫求见:“陛下,是谁为陛下出此下策!”
“这如何是下策?”
“在燕之军,乃是周铨私兵,陛下如何支使得动?草率如此,我恐不但不被重视,失了朝廷体面,更恐恶了周铨,令君臣失和,反为金人所乘!”
“李伯纪之言,我不敢苟同,十步之内,必有芳草,十室之内,必有忠信。周铨私兵,亦是大宋之臣子,岂会对朝廷谕旨置若罔闻?”
耿南仲一听到李纲之语,便极不高兴,只因出此主意者,正是他本人。
不等李纲再说,赵桓笑道:“姑且一试,成故可喜,败亦无憾。”
李纲默然退下,心中对赵桓也渐失望了。
赵家的这些龙子龙孙,尽昏不靠谱!
他却不知,在他走后,耿南仲向赵桓举荐道:“李纲之忧,也不是不无道理,臣以为,要令周铨部众臣服,只派一路使者恐怕不足,须连发金牌,派遣善辩之忠直之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