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 洛阳
不同的断句就能解读出截然不同的意思,就像是孔子死后,儒家分分钟就能分出十几个学派,而且很多还是相互对立的教义,各种撕逼,可见一斑。
荀家这种甚至能够挖出孔子、荀子疏注的经典的家族,如何不能凌驾平民之上?
话说回来,也不是鲍鸿自吹自擂,《百战奇略》这个东西本身就够超级兵书的档次了,再来几个名将疏注,荀家都不一定有几本书比得上的。
“对了,还有一个事情最好也要你帮忙处理一下!”鲍鸿接着说道,“你带着高颎先生去见过司徒属下的人事部门,高颎先生虽然关注洛阳的情况,却也不如你的人脉,带着他去关注一下洛阳的各种并不怎么得志的人才,甚至有办法的话,看看接下来的考官是什么人,能不能看到那些真正有才能的人!”
西汉时,州刺史向朝廷推举的茂才,到京城后要接受司徒的考试,考试的科目为明经科(通晓儒家经典)、明律科(通晓律令)、治剧科(谓处理繁重难办的事务)。每科各录取一人。通过明经科的被录用为大夫、议郎、博士、诸侯王傅(诸侯王的老师)、诸侯王的仆射和诸侯王的郎中令。通过明律科的为廷尉正、廷尉监、廷尉平。通过治剧科的则任命为三辅(京兆尹、右扶风、左冯翎)之中的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