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1899章 军靴与棉衣

西方盟友们的重点棉花援助,苏联广大的中亚地区本就是产羊毛和棉花的宝地。

    何况当局不要求棉衣的质量有多高,形制有多么美观,只要足够保暖就行。危局之下实用主义才是最好的,苏联的纺织厂一样开足了马力。所谓棉衣就是土色细麻布编制成的口袋,里面塞进各种纤维物,无论是棉花还是羊毛,塞够即可。经过一番加工,棉衣就成性了。

    杨明志的返程之路再度途径了苏联亚洲部分的许多沿铁路的,于自古游牧民族活动区建立的城市。这些城市清一色的具备不俗的轻工业能力。

    固然整个苏联的轻工业能力糟糕,局部地区的情况好好很多。尤其是广大的哈萨克地区,这里是苏联第一大羊毛产地,而今几乎供应苏军一大半部队的羊毛制品之需求。

    毕竟按照纯粹的配给制供应军队完全一样的棉衣和毛衣,一个哈萨克今年冬季的羊毛产量,即可快速变成超过四百万套制式毛衣。

    其实仅靠苏联当前控制区的棉纺织品产能,即可完全满足苏军士兵的衣物需求。不可否认的是盟友的增援在衣服问题上是锦上添花,而在军靴问题上,一时间给予苏军重大帮助。

    苏联战前就给军队装备制式的高帮军靴,但制作军靴需要牛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