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5章 纸寿千年
老戴感叹道:“好多历史上的名墨都已经失传,剩下的只有一点文字记载,让咱们后人苦苦追寻其秘方不可得!”
“说完笔墨,第三项就是纸!”
老戴拿出小心翼翼拿出盒子,里面有几张宣纸道:“东汉纸的遗存很少,有些出土古纸又早已流失海外。如20世纪初英国人斯坦因从敦煌盗走的文物中,就有数封写在麻纸上的残信。”
“魏晋时期造纸技术有了较大发展,东晋著名书法家王羲之的《兰亭序》就是用一种“蚕茧纸”写的。由于《兰亭序》原本真迹已被唐太宗殉葬于昭陵地下,现在我们无法看到这种纸的实物,但古籍上说:“以绵茧造成,色自如绫,用以书写,发墨可爱。”可以想像,这一定是一种洁白如丝、坚韧光洁的优质纸。”
“唐代的造纸,在原料上比以前要丰富,除了用麻、藤以外,还用竹、楮树皮等造纸。此外还有一种“水纹纸”,迎着光亮可以看到发亮的线纹和图案。唐宋时期,徽纸、池纸和宣纸著名于世。徽纸是徽州地区所产的纸,池纸是池州所产。颇具诗文书画天赋的南唐后主李煜曾命人在池州监造纸张以供御用。所制的纸细薄光润、洁白如玉,这就是著名的“澄心堂纸”。
“到了宋代,造纸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