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八六章 愿在法场证菩提(中)
阁举之……’意思是,由中央六部来监督地方各省;由六科来监督中央六部……至于科道,由内阁来管!
两百年前,太祖皇帝在创立政体的时候,核心思想便是制衡。六部级别高,权力小,言官级别小,权力大,谁也压不倒谁,自然就不会出现哪一方权柄过重,尾大不掉的问题。尤其是六科,虽然只有七品,但权力大得惊人,上至皇帝,下至百官,没有不怕他们的。哪怕是渐渐成为宰相的内阁,也一样管不着他们,反而得每月两次会揖,把最新的情况和他们通气,有什么大事商量着来。如果对内阁的决定不满意,六科回头就能翻脸驳回,让你下不来台。
这种朱元璋式的互相限制、互相制约。在张居正看来,固然防止了权臣的出现,对国家却不是什么好事……一件事情交代下去,你讲一句他讲一句,争得天翻地覆。十天半个月下来,什么都没办成。张居正一贯深恶痛绝这种没完没了的虚耗。
他认为要专心做事,就得‘省议论’,大家省省口水,听内阁的命令办事就成!于是在他的主张下,连平时监督他人的六科和御史,都要考核工作成绩。
以六科制六部,以内阁制六科,实现内阁的独裁,这就是张居正考成法的潜台词……
沈默离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