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443:让人无语的运弹装置

    反正科研所的任务就是不断的去研究更先进,更强大的军事装备,至于什么时候装备,什么时候制造,装备多少?这个就跟他们没有关系了,那是上面该考虑的问题。
    一台标号为三的二号坦克内部,主炮手孙兵下意识的伸手去取出一颗新的炮弹,但是摸了半天,却没摸到那颗新的炮弹,车长朱宽则是在三百六十度的车长塔内不停的观察着四周的情况,根本没有注意到孙兵这边的情况。
    炮架的设计类似于步枪弹夹,在后面有一个专用的卡槽,要想手动取出的话,就必须先用力的去推后方的弹帽,然后再抬起弹头。
    理论上来说,这种设计的确能够最大限度的减少取弹的时间,但是经过短短一周的时间测试,他们发现了一个很蛋疼的问题,那就是这个炮架比较容易卡弹。
    75毫米的炮弹不是那种几毫米的子弹,它本身的重量就已经达到了6公斤重,炮架底部的弹簧在长时间使用过后,会出现弹力不足的情况,这也就导致了有些时候,弹簧无法将炮弹顶上来,乘员必须要采用其他的方式来取出炮弹,这反而增加了装填弹药的时间。
    加上没有配备装填手,现在又多了个故障率极高的半自动运弹系统,虽然坦克的火力得到了增强,但其实效率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