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八章 改元昭武
历了三个演变阶段:血缘阶段,地缘阶段,衣饰礼仪等文化衡量标准阶段。
最早在周朝,华夷之辨或曰夷夏之辨就已经出现在明文的典籍当中了,以周天子为中心等而次之,经典的表述就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具体表现为,以周天子为核心,向内、向外辐射,并以血缘亲疏封建诸侯的体系。在这一文化体系当中,周天子居于等级最高的位置,公侯伯子男等而次之,并建立封国,封国以外,又有东夷西戎南蛮北狄,生番熟番,再等而次之。
实际上在分封的过程,夷夏的主要区别在于其是否接受中原的礼乐制度,而不是族类区分。
众所周知的问题是,周以及周天子坐天下靠的是战争,这并不符合儒家的价值观,所以在春秋战国,不管你有没有道理,只要你够暴力,只要你能通过暴力入主中原,那么不管你是什么身份,在旧体系当中是什么地位,都可以南面称孤。
而只要你能南面称孤,也就不在乎你是蛮夷、强盗。既然臣下可以称孤,蛮夷又有何不可呢?因为天下其实不是天下人的天下,而是天子的天下。既然如此,最关键的就是两点:一要有强有力的武力,二要入主中原。前者是手段,后者只要能够进入中原传统上的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