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七章 肉孜节
三省六部,名存实亡,除了制度本身不是有意识得合理分工外,更重要得是,执行起来太麻烦。三省中,中书省草诏,门下省监督,尚书省执行,认真做起来,就是麻烦而已。
执行政务,不可能一次到位,结果就是公文在三省间转来转去。三省长官必须反覆多次的草拟、封驳、审定。这还不是他们自己讨论,都还要问皇帝的意件,公文还要等皇帝被覆。最后才交交尚书省进行实行。
这就形成一个问题,必须要有勤勉得皇帝和臣子,不然那个环节拖到,就会造成整体效率得低下。或者,三省间互相推托,扯皮,整个效率不可避免的会低落。
这也是为什么,三省制度衰落得原因,太没效率了,为了改善这种情况,皇帝又重复了之前三省制度形成得步骤,用自己亲近之人,比方说翰林学士来执行政务。
又或者,直接让中书省负起全部责任,中书省秉持皇帝的意思,拟诏,执行。实际上,虽然三省六部,一直到明初都还有影子,可是,那都是名义上得。
宋朝,中枢就是枢密院和中书省,元和明初,也都是只有中书省,根本没其他两省得地位。
李忱针对这种情况,做了一个改动,他把唐代的政事堂,正式列出,取代了中书和尚书两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