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山村逸事
一间卧室和一间教室就被村民们搭好了,尽管很简陋。村里唯一的木匠按照长孙澹的要求将几块木板刨平拼起来,刷上土漆晾几天就会成为一块黑板,没有粉笔倒是很麻烦,从山上找到的软石块对于这样的黑板而言仍然太硬。
过了三天,“三无”人员长孙澹再次走上了讲台,时代不一样了,水泥的讲台也被夯实的泥土替代,课桌和板凳都是一截截的树桩,六个孩子面前每人一个装上沙子的木盘,加上长孙澹组成了一所学校,没有什么仪式,也没有什么异象。村长还打算搞个拜师礼,被长孙澹拒绝了。
小村一百多号人,十二三岁的就是家里的壮劳力是不可能来听课的,除了村长的孙子十二岁而外招的只是八岁到十岁左右的,太小长的难照顾。本来十岁以下的孩子还有十多人,除过女孩还有几家却是不愿进学的。长孙澹不能强求,也没必要强求。很多人很多事只有当经历过的人才会知道,更多的人却只能在时候扼腕叹息说一声:早知道,哎……
原本寂静的山村早晨有了读书声,当然是长孙澹度一句,学生学一句。长孙澹知道这些学生读书的目的不是走科举做官,自从隋炀帝使得科举正式成为选官以来,房玄龄就是隋朝进士出身,可隋唐时期,书籍和学问流派几乎掌握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