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七章:阴谋(下)
不过荀彧下面的话立时引起了争吵。
荀彧认为,在科举考试中应该有“商贾”、“农桑”、“百工”、“军旅”、“音律”、“丹青”等科目。
这个提议立时引起了朝堂上一片哗然,王子服等人立时站出来反对,认为这些东西都是难登大雅之堂的东西,只有儒家思想才应该是考试的唯一范围。荀彧抖擞精神,在朝堂上利用“五德终始说”和王子服等人展开了辩论,争得面红耳赤。
最后,荀彧拿出兖州作例子,开始在朝堂上详细地分析开设这些科目的重要意义,更指出要在考试之后在朝廷和地方设定相应的官职。否则只会造成财富的流失。
正如徐济所料到的,这话一出口,刘协等人立刻心动,王子服等人也立时住口,显示出大感兴趣的样子。徐济心中好笑,这正是他想看到的局面。
刘协觉得按照荀彧的建议做对他有利,却不知道这么做对徐济更有利。
这么做的好处不仅仅是在经济上的,在政治上更能带来刘协等人始料不及的变化。一旦添加新的官职,那即是说要有多种人才参预朝政,每个职位上的人都是专业人士才可以,被这些世家大族称之为贱业的行业,世家子弟是不屑于学的,那么,寒门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