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7章 改称大元帅
、军器。
这是个有传奇色彩的人。
光绪六年(1880年),在广西怀远县任职。光绪二十年,中光绪甲午科广东乡试举人。旋为广西藩署幕僚,嗣后历任福建武备学堂总办,江西常备军统领,广东全省营务处总办,苏淞镇总兵和江北提督。
光绪二十八年,清政府在全国编练新军,徐绍桢奉派至日本考察军事。两年后调任两江总督衙门兵备处总办,负责编练新军。他倡行征兵制,征集各地有文化的健壮青年严加训练。光绪三十一年,新军第九镇成立,徐任第九镇统制。他制订新军编制章程及典范令学,为各镇仿效。
武昌起义爆发后,清廷对徐绍桢等严加防范,以顽固著称的两江总督张人骏,调江防会办张勋、缉私营统领王有宏等部旧军群集南京,却只发给新军每个士兵五颗子弹,并不断向新军挑衅。
徐绍桢委曲求全,借秋操为名,于十月三十日率军屯兵距南京十五公里的秣陵关,一面等待时机,一面分遣人员赴各地联络。
城外旧军则对新军采取包围之势,把炮口对准秣陵关。
十一月四日,两名满族军官怀枪求见徐绍桢,企图行刺。徐忍无可忍,率部投向革命军,响应武昌起义,并与湖北军政.府侦察员苏良斌联合攻打南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