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7章 女校和中国教育会
为在中国建立民主共和的国家而办教育。它激烈地反对封建教育和奴化教育,鲜明地揭示了民族主义、民主主义的教育宗旨。以造就"共和的国民"为其根本的宗旨。
为了实现这一宗旨,中国教育会设立了教育、出版、实业三个部,预备设立男女学堂、编印教科书、教育报,创办商店、工厂、公司。
会中的激进分子成了爱国运动和革命运动的中坚。
1902年夏,蔡元培利用暑假到日本游历,同行的有高梦旦。
高梦旦(1870年-1936年),名凤谦,字梦旦,长乐龙门乡人。
梦旦上有胞兄二人,长兄凤岐以桐城派古文学知名,考取御史;次兄而谦留学法国巴黎大学,精通洋务,梦旦取两兄之名上下各一字,自名凤谦。
少从长兄读书于福州九彩园,初学古文词,并考取秀才。中法马江海战后,清廷日弱,遂无意仕途,厌倦八股文章。
在商务印书馆近代馆史中,公认有“两兴”:首兴于张元济,再兴于王云五。但在这两个炫目的名字身后,却有一个常被人忽略却又不可或缺的“贤臣”——高梦旦。
“五四”运动后,51岁的高梦旦自认对新学“所知不多”,主动辞去商务印书馆编译所所长职务,并亲赴北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