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7章 女校和中国教育会
去邀请不满30岁的北大教授胡适。胡适虽未到任,但推荐了他的老师王云五。
王云五当时毫无名气,怀疑他才能的人,“商务书馆内外皆有之”。高梦旦却用了3个月时间,帮助他熟悉馆中各项工作,在王接手后还尽力辅佐。
有商务元老感到不解,高梦旦解释道:“公司犹国家也。谋国者不可尸位,当为国求贤……国方得以长久。”
果不其然,1932年“一?二八”事变,商务印书馆遭日机轰炸,几成废墟,王云五仅用半载,便使“商务”恢复元气。
多年后,胡适回忆起这段历史,说道:“他看中了一个少年书生,就要把毕生经营的事业付托给他:后来又听信这个少年人的几句话,就把这件重要的事业付托给了一个他平素不相识的人。这是老成人为一件大业求付托人的苦心,这是大政治家谋国的风度。”
高梦旦识才,亦爱才如命。他提升青年沈雁冰任《月刊》主编,后者却向他提出三条苛刻要求:一是现存稿子都不能用;二是全部改用五号字;三是馆方应当让其全权办事,不能干涉编辑方针。
高梦旦全部应允。
这是蔡元培第一次跨出国门。
1871年,明治政.府派出以右大臣岩仓具视为首的大型使节团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