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2章 游学而非留学
了德国与英国和法国大学的特点,指出德国的大学“为研究科学之实验场,而一方且为教授普及专门知识高等学科之黉舍,此为德国大学之特质……故德国大学之特色,能使研究教授,融合而为一”。
蔡元培后来担任北京大学校长,并在北京大学进行具有历史意义的改革,其改革的思路和基本理念,很大一部分显然也是来自他在莱比锡的观察与思考。
他在德国期间,也十分注重研究德国教育制度,这为蔡元培日后在中国的大学管理方面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蔡元培还利用渊博的国学知识在德国传播中华文化,推动中德文化交流。
在兰普莱西的研究所学习时,蔡元培帮助倾心汉学的但采尔翻译有关中国象形文字的资料,两人结下深厚情谊。
1924年冬,时任汉堡大学教授、汉堡民族博物馆馆长的但采尔邀请蔡元培去做民族学研究;蔡元培在任中央研究院院长时,也邀请但采尔来华并聘其为社会科学研究所客座教授。这为后话。
蔡元培还与勒杜尔、安采尔、慕思德柏格等一起,在孔好古教授主持的中国文史研究所鉴别中国文物,帮助孔好古整理在甘肃楼兰发现的古代文献。
孔好古于1920年公布了这批简牍与文书,引起中外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