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434章 知难而上

 何燏时任职京师大学堂和出掌北大时,正值北大逐步走向正规大学的关键时期,学科的设置,校舍的兴建,经费的筹集,风纪的整顿,学制的改革,学校的保全,“何皆与有力焉”。他且又以校长之力,延揽许多人才到北大任教。据沈尹默回忆,马裕藻、沈兼士、钱玄同及他自己,皆由何延揽入北大。
    这是个极有民族气节的人,1932年伪满政府成立,其旧友郑孝胥、罗振玉欲推举其出任伪教育部长,为他坚决拒绝。
    抗日战争时期他因积极抗日,被推举为浙东游击区人民代表,两次参加浙东各界人民代表会议;1945年1月,在浙东敌后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上,当选为参议会副议长。
    新中国成立后,何燏时历任中.央人民政.府监察委员会委员、华东军政委.员.会委员、政.协浙江省.委.员.会副主.席、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央委.员等职。
    胡仁源(1883-1942)字次珊,号仲毅,浙江吴兴人。
    光绪二十八年(1902)举人。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考入南洋公学特班,后留学日本,毕业于仙台第二高等学校。此后留学英国学习造船,毕业于推尔蒙大学。
    回国后历任江南造船厂总工程师、京师大学堂教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