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1章 美育
面的阐释。
到北大不久,蔡元培将艺术与美育纳入北大教育系统,开设美学和美术史,亲讲美学。不止如此,他的更大目标是“欲谋全国艺术之普及”。
他在《我在北京大学的经历》中说到,在十年之间,“我讲了十余次,因足疾进医院而停止”。
而美学之课在北大一直延续。他请留法回来的张竞生来北大当专职教授,继续讲授美学课程。就在北大期间,蔡元培开始了《美学通论》的撰写,写出了《美学的对象》、《美学的趋向》等文。
在他之后制定的一整套教育改革方案中,艺术、艺术教育及美育占据了基础性位置。在他看来,“美育为近代教育之骨。美育之实施,直以艺术为教育,培养美的创造及鉴赏知识,而普及于社会。”
这里的美育的目标人群,并不局限于艺术专业人才,而是着眼于以艺术为业余爱好、兴趣或素养的所有普通人。
“渺小的个体找寻宇宙的本体,在被其接纳与之合一的过程中获得喜悦与安宁。这种超越性的体验,过去人们往往通过宗教而实现。”
正是蔡元培,第一次为国人指出了,有一条叫做“美”的道路,一样可以抵达。
为鼓励北大学生向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他发动师生开展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