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441章 美育

外活动,组织各类社团,学校为之创造条件。
    1917 年 7 月,北京大学画法研究会成立,陈师曾、贺履之、汤定之、胡佩衡等都是初创时期的导师。
    这个名师云集的美术社团组织,在推动中国美术教育从传统向现代转化的道路上影响深远。
    后来的美术大家李苦禅,就是在这里遇到徐悲鸿,并得到了艺术的入门教育。依旧是这些老师,依旧是在蔡元培的倡导下,一年后共同成立了国立北京美术学校——如今中央美术学院的前身。
    由于蔡元培的发起与鼓励,1918年在北大成立了音乐研究会,聘请著名音乐家萧友梅为导师。1922年成立北大的音乐传习所,宗旨是培养音乐人才,国乐专家刘天华是音乐传习所的导师之一。传习所师生经常举行音乐会,并出版《音乐》月刊。
    文学艺术社团、文学研究会、书法研究社等也纷纷成立。
    后来,张竞生还发起成立了审美学社,出版审美丛书。
    这种由蔡元培倡导在讲堂之外展开美育的活动方式,成了北大的一个传统。
    在很长的时间里,进入北大的人都能亲身感受到这种课外的艺术氛围。国乐社、交响乐鉴赏会、文学社、新诗社、戏剧社等一到下午社会活动时间,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