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8章 特别的表现
前台去直接煽动学生。
有记载:“1919年6月11日晚上,陈独秀到新世界散发《北京市民宣言》时,身边没有带一名青年学生,而是邀请安徽籍的成年人胡适、高一涵、程演生、邓初等人陪同前往。被捕之后他虽然表示认罪,却没有牵连到任何一个人。”
从倾向性看,蔡元培对学生运动的看法其实是比较负面的,尤其反对罢课,但五四运动于他或许是一个例外。5月4日的学生行动,可能是他在校长生涯中唯一一次“不去阻止他们”的经历。
在五四运动一周年后,各方都比较心平气和了,蔡元培在回顾五四时的一番公开讲话,仍能反映他对运动之“损失”的深深遗憾:
“人人都知道罢工、罢市损失很大,但是罢课的损失还要大”,他甚至说这场运动“实在是损失的分量突过功效”,故他告诫学生以后“无论何等问题,决不再用自杀的罢课政策”。在他看来,罢课不啻“自杀”,它杀掉的是“学问”,是“学术上的效能”,并会导致“虚荣心”,这样的损失是没法计算的,也是没法弥补的。
五四运动即使在那个时代,也应该是被肯定了的。特别是出席巴黎和平会议的代表,最终没有在合约上签字,当局为了回应民意,罢免了曹汝霖和章宗祥等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