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甜脆香酥的馓子
子的历史可长了,春秋战国的时候人们就吃,屈原也在楚辞里提到过,到了明代李时珍更是在本草纲目中记录过,还用环钏来形容馓子的形状,说是入口即碎,脆如凌雪。不过馓子在古代有别称,叫做‘寒具’,是专门留在寒食节的食物。现在,过寒食节的人不多了,人们也不再称它为寒具,但是依旧戒不了对这种食物的喜欢。就像你桀灵叔,经常会到我这里买馓子吃。不过也有不少人还记得这个习俗,特地在寒食节多买一些。现在的馓子已经没什么手工做的了,即使是这样,我仍然觉得馓子做的最好吃的地方依旧是陕西。今天你买的这一批馓子就是我特地从陕西西安进来的。”大叔絮絮叨叨地和我说开了。
不过这样正好满足了我的好奇心:“有什么区别么?”
大叔竖起了大拇指夸道:“无论是机器还是手工,陕西人的馓子最好吃。这馓子最考验揉面和抻面的功夫,揉面的时候力气要大,抻面的时候力气要小,面越细说明手艺越好。我在西安的朋友抻面功夫了得,不仅细,还均匀。活出来的面也特别有弹性,他不习惯用搓,喜欢用抻,把面条拉得老长,放到锅里炸的时候,因为是鸡蛋和面的缘故,所以能出来苏东坡说的碧油煎出绿黄深。”说到这里大叔冲我憨厚一笑,“我认识的那个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