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6章 锱铢必较的教学态度
行痹,寒胜导致痛痹,湿胜导致着痹,也就是著痹。”
“原文前部分,若是从五季和受邪部位来分类,那就是春季的筋痹,夏季的脉痹,长夏的肌痹,秋季的皮痹,以及冬季的骨痹。”
“原文后部分,上面这些若从病邪深入或邪气入里来分类,又形成了肝痹,心痹,脾痹,肺痹,肾痹,肠痹和胞痹。”
“这就是我的理解。”
涂松军把痹论篇的理解,按照逐条分类的说出来。
江飞点了点头,徒弟理解的没有错误,这就是痹论篇的真意。
但是涂松军的理解还只是停留在书面上面,也就是说跟寻常的大学生没有任何区别,都是如此理解的。
关键是你在这几种痹病之中,有什么处理方式,用什么药,如何应对,这才是关键中的关键。
这也就是书面理解,和实际临床应用的区别。
“痛风是风痹,风寒湿三种之一。”
“如果痛风的很厉害,导致红肿,你千万不要理解为热证,因为岐伯说是寒湿。”
“所以面对红肿痛风,不要用寒凉的药,会导致痛风越来越严重。”
“一定要用热药,所以用附子乌头类的药物,这是咱们伤寒派的重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