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汴口遇许贯忠
》卷五《汴河》:“隋大业元年,开通济渠,自板渚引河,历荥泽入汴,又自大梁之东,引汴水入泗,达于淮。渠广四十步,渠旁皆筑御道,树以柳,名曰隋堤,一曰汴堤。宋定都汴梁,汴水穿都中,有上水门、下水门,岁漕江、淮、浙、湖之粟六百万石达京师。常至决溢,设官司之。元至元二十七年(公元1290年),黄河决,始淤塞。旧府治南有汴梁故迹,即其地也。”
通济渠连接了黄河与淮河,贯通了西安到扬州,作为中华帝国最鼎盛时期的交通大动脉,“枢纽天下、临制四海,舳舻相会、赡给公私。”历经隋、唐、五代、宋、辽、西夏、金、元八个朝代,通航了720年。唐建都长安、洛阳,北宋建都东京(开封)都依靠这条运河运输江南的粮食和各种贡品。
《宋史河渠志》载:“漕引江湖,利尽南海,半吴下之财富并山泽之百货,悉由此路而进”。唐每年漕运粮食400万石至长安、洛阳,宋代每年运粮600万石至东京,是南北交通的大动脉。南宋与金对峙时,南北交通断绝,汴渠堙废。
汴渠取水于黄河,由于黄河流势经常发生变化,只能采用随势开挖引河以满足取水要求;在汛期要堵塞汴口,以免泛滥成灾。由于随水引入泥沙,汴渠内不能建闸堰工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