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二百七十一章 古代行政区划沿革大全

(京师地域),将交趾称为交州。顾颉刚在《两汉州制考》中,根据较充分的事实指出《汉书地理志序》较正文可信,置1州部是元封五年(前106年)之事,而在京师置司隶校尉是征和四年(前八9年)之事,相距7年,故司隶不在1州之列,如加司隶应统称为14州;“北置朔方”,属1州,是确切的,正文把朔方归并州乃是东汉之制,非武帝所为;称交趾为交州,是王莽和东汉时制,非西汉之称;而且《汉书地理志》正文还遗漏了凉州。应当指出当时的州刺史仅代表汉王朝监察所辖的郡、国,并无固定驻所,还没有形成一级行政区划。
    东汉的州
    西汉末年王莽专权,企图实现《尧典》中所谓“肇十有二州”的古制,于元始四年(公元4年)废除朔方、司隶两部,全国变成1州;据《尧典》中无交趾而有“宅南交”的话,改交趾为交州;据《禹贡》中有雍州、无凉州,改凉州为雍州。
    东汉光武曾恢复西汉旧制,复置司隶部,复改雍州为凉州。但不久,在建武十一年(5年)又参用王莽之制置州。以后东汉的州制与西汉有以下不同:1降司隶校尉部为全国1州之一;废朔方,归入并州;改交趾为交州。
    灵帝中平元年(1八4年)爆发黄巾起义,朝廷为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