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九章 科学
谁对谁错,对在哪里,错又在哪里。
沉思的不只是柳公权,还有郑蔼,还有许许多多听课的学子。他们之中,有人如同柳公权一样自省,有人在思考着怎么反驳鱼恩。
只有一个人例外,当听到他的这番话,颇为扭捏的站起来见礼过后,面色微红的询问:“请问驸马,这些现象确实都可以预测么?那不是比太史令都要厉害?”
这人的话一问完,众人的注意力瞬间就从鱼恩那番颠覆认知的话里转移出来,因为经过他的提醒,大家都发现了一个入仕的捷径。
古代对于天象十分重视,设有专门观测和推算各种天象的官员,太史令就是统领他们的头头。唐朝的太史令,掌观察天文,稽定历数,凡日月星辰之变,风云气色之异,率其官属占候之。
问出这句话的人肯定还有一句潜台词,那就是如果我能学会这些本事,是不是就能当上太史令?要知道,在唐朝历史上就有以为精于计算,天文,历法的太史令,这个人就是李淳风。
作为书学馆和算学馆的学子,他们并没有四门学,国子学,太学学子那样众多入仕途径,也没有他们那种无限远大的前程。他们最好的归宿就是司天监,理论上太史令就是他们可以染指的最大官职。
也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