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文化荒漠
风头的大好机会,不尽力争取才是傻子呢。
昨日冯过三阙半出尽风头,声名大振,这不,隔日董小宛便吟唱起“浣溪沙”来,这是要火的节奏哪。若是自己也作出传唱的诗词,非止可在前辈跟前露脸,更可在美女那留下好印象,一举多得,自是要争取表现的机会。
至于那冯案首,大概是昨日已然用尽“存稿”,这会儿远离溪畔,摆出作壁上观的姿态。也对,他要是还有昨日那水准的词作,那才是真见了鬼了,精妙好词又非大白菜,可以论斤卖啊?
这些人还真是误解了冯过,对开了挂的他而言,诗词文章什么的的确不论斤卖,那是可以按箩筐称的。
只是,做人莫太高调,该装13时得装,该低调时也得低调,有那三阙半坐镇,这风头岂是等闲抢得走的?
这不,酒觞顺流而下,已有十余士子饮酒作文,大抵吟诵秋色、称颂文会,不至于拙劣不堪,却也实在谈不上精妙卓绝。
这是个百花齐放的时代,诗词歌赋、小说话本竞放光彩,却也是文化式微的时代,各种体载的文体各有吹捧者,但皆无执牛耳者。也就是说,现今的文坛缺少旗帜性人物,无论是在大定,还是在大燕、后辽抑或是西宁、云明。
原因很复杂,也很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