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四零章 糖、糖、糖
亚等国家,中国的制糖法自然也早就传入日本、东南亚等国家,近代的《清海关进出口记录》也有详实的记载。
由于熬糖工艺对于火候和时间的掌控是非常严苛的,是熬糖师傅多年经验的积累。日本人在学习后,对时间和火候的记忆出现了偏差,因此,日本人熬制红糖的时间过长,糖浆经浓缩后做出来的糖呈现出近黑色外观。
但多年来,日本人一直认为糖就应该是这样的黑色,故在国内被称为黑糖。所以,黑糖是火候控制不准而熬糊的老红糖,营养成分自然不如悉心熬制的老红糖。
这真是闹了一个不大不小的笑话!日本人太可爱了!无独有偶,他们学习华夏的汉字也是这幅德行,弄得语言文字中到处是幼稚可笑的假名笔画。
日本古代只有语言没有文字。到我国隋唐时代,汉字大量传入日本,日本才开始系统地利用汉字记载自己的语言。
最初是把汉字作为表音的符号使用的,即日语有几个音节,就用几个汉字。这些汉字后来逐渐演变成假名。“假”即“借”,“名”即“字”。只借用汉字的音和形,而不用它的意义,所以叫“假名”。
那些直接沿用其音、形义的汉字叫真名。这样,一篇文章中并用真名、假名,显得非常混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