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哲学解读 “导说”第一篇(四)
授把今本《周易》定性为卜筮之书,可见有谁出来反对过吗?
既然把《周易》定性为卜筮之书(即算卦之书),并且也不否认今本《周易》的结构形式是“卦爻”格式。可这被定性为卜筮之书的今本《周易》,为何与“周易与预测学”、“文王八卦”、“卜筮正宗”这种卜筮之书完全不是一回事呢?而且古今又有那么多学者,并不以算卦角度去研究“本是卜筮之书的《周易》”呢?这真让人困惑。况且后封建社会的两千多年里,居然把一部“卜筮之书”,尊奉为“经"之首,成为培养帝国里官僚人选的必读必考之书,难道是为了懂算卦,会算卦么?这又怎么能说得通呢?
总之,古今“易学”对《周易》的解释是混乱的;不但对《周易》的内容解释混乱,而且对《周易》的性质、称谓、产生解释也是混乱的。特别是今天的“易学”,更是让人眼花缭乱,无所适从。
那么,一部《周易》真的就说不清道不明了吗?
2.传世《周易》文本(即今本《周易》)内容及结构形式
前面我们所认为造成今天人们对《周易》认识上的混乱现象,归因于传统"易学"。因传统"易学"解释的对象之一是今本《周易》。正确地说,传统易学解释的对象是《易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