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哲学解读姊妹篇 周易问答一百二十六
就有了凶险”)。这是用锦鸡高飞且鸣叫,寓意居其高位,而名不副实,一定会带来凶险的后果。这是从相反的一面教育君子牢记爱民是根本,否则就会招致凶险。
《中孚》一文以“中孚”为篇名,为命题,更进一步体现《周易》所建构的“有孚”思想,即“民本”思想。《周易》一书里共有二十三篇中出现了“孚”字,共出现了三十四处,并且还有以“中孚”为题目而专列为一篇文章内容出现。可见《周易》一书对“孚”这一理念的重视与重要。《周易》构建出新的政治理念,即“孚”的政治理念,为“君”制社会树立起一种全新的标杆,即“爱”这一普世价值观,是“以爱配民”的全新理念。打破“以德配天”的神话,而建构出政治上配合民众意志的新理念,这正是哲学的突破。
《中孚》文章的“中孚”是以爱民为中心之意,《中孚》的中心是讲“爱民”。当然,《周易》里的“孚”体现在政治上是让君子(有国有家者)去体恤关爱其治下的百姓,所以,有了“爱民”的行为,薄祭一样的吉祥,归根到底“爱民”才是根本。本篇用拟人化的比喻,“老鹤鸟在树荫下鸣叫,而它的小鹤鸟在一旁应答,‘我有好酒,愿与你一同分享’”,这诗意般的比喻,是“中孚”思想的核心表现,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