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政治哲学演讲(五)
)而发出的感叹:“假如让我多活几年,有五至十年的时间学习《周易》,就可以对《周易》一书的思想内容不会出现大的错误认识了。”
孙武也是反对"先知(预先洞察敌方情况)不可象于事”,"不可象于事",即用"三《易》"(《周易》、《连山》、《归藏》)取象比类的卜筮方法。这说明孙武生活时代里,也是知道"八卦"取象卜筮的。
综上而论,繇式《周易》(即春秋《周易》文本)应是春秋时期定型的(孔子、孙武之前),并流传于战国。
总之,春秋《周易》文本不是《周易》一书的原创文本,应是在《周易》原初的文本上进行改造的文本。那么,春秋《周易》文本应是《周易》原初文本产生以后到春秋时间里定型的,这是无疑问的了。为何这样说,正是下面我们要论证《周易》原初文本并不是春秋《周易》文本的那种内容格式。那么,接下来我们看《周易》原初的文本是个什么样的内容格式。
<本章"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