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政治哲学演讲(十八)
入庙升堂,祭祖称之礼也,故曰王假有庙。二体离爻也,离为日,居正应五,故利见大人矣。”
又如对《泰》里的“九三,无平不陂,无往不复”的注释。
“虞翻曰:‘陂’,倾。谓否上也。‘平’,谓三。天地分,故平。天地平,谓危者使平,易者使倾。‘往’,谓消外。‘复’,谓息内。从三至上,体复。终日乾乾,反复道。故‘无平不陂,无往不复’”。
对《周易》的注释。那些都是以汉产生的“象数学“来释今本《周易》,“象数学”实乃与原本《周易》内容是风马牛不相及。???
唐朝李鼎祚汇集象数派各家对今本《周易》的注释(即《周易集解》),该书引述了三十几家的注释。其汇集汉象数派各家,实际并不算是汉朝人的注释,也有汉以后的所谓象数派者的注释,但收集的内容多是东汉后期所谓象数易学者的注释。
我们看《周易集解》所取注释者,以虞翻为最,苟爽次之。东汉可谓象数易学大家倍出,马融、郑玄、苟爽、虞翻,都是东汉后期人。而虞翻生在东汉末期,而活于三国时期。
从上述举例的注释来看,多是从卦象、阴阳、爻位、互体、爻辰,消息等象数新学说来解释《周易》一书,当然也结合《易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