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政治哲学演讲(二十四)
的《乾》与《坤》时,确实针对的是卦爻式《周易》文本(即今本《周易》)。因为《文言》对《周易·乾》里的内容进行阐释时,逐句引述的内容里出现了爻题称法,即出现了“初九”、“九二”、“九三”、“九四”、“九五”、“上九”这些称法。
《易传·系辞》引述《周易》里的内容,同样不称“《周易》曰”,而称“《易》曰”。如:
“《易》曰:‘困于石,据于蒺藜,入于其宫,不见其妻,凶。’”
“《易》曰:‘履校灭趾,无咎’。”
“《易》曰:‘介于石,不终日,贞吉’。”
这些“《易》曰”里出现的内容,就是出自《周易》一书里的内容。无疑《系辞》所称的《易》,就是《周易》的另一称法而已。而《系辞》里凡论述《周易》时,同样称《易》。如:“《易》之兴也,其于中古乎?作《易》者,其有忧患乎?”
当然《系辞》面对的阐释对象,是卦爻式《周易》文本(即今本《周易》),因《系辞》里有这些说法:“‘初六,藉用白茅,无咎’。子曰:苟错诸地而可矣,藉之用茅,何咎之有?慎之至也,夫茅之为物薄,而用可重也。慎斯术也以往,其无所失矣。”
帛书《系辞》虽然少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