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周易》政治哲学演讲(二十四)

行地上《观》:先王以省方,观民设教。”
    “上天下泽”里的“天”与“泽”,本是《周易》后学的东西,即“八卦”取象里的说法,后来把《周易》一书里所用的那套符号,也就附会进去了八卦取象。从《左传》一书所记载的“以《周易》筮之”的筮例来看,《周易》一书所用的符号体系,已经附会上八种物象,史巫以《周易》卜筮时就是按筮出的某一符号里的物象来联想、比类人事的吉凶。“大象传”的作者,在阐发《周易》一书的政治哲学道理时,也采用了对《周易》里符号的取象说法。正如这“上天下泽《履》”里的“天”与“泽”,就是《履》篇符号的取象名称。
    但“大象”作者这种称法,对后世“易学”造成了无限的想象空间,“易学”上以八卦取象成了释解《周易》的不二法宝。
    总之,“大象”作者对《周易》一书每篇的称法是独特的,但无论如何独特,只是一种称法而已。
    《易传·文言》所引《周易》里的内容时则称“《易》曰”。如:“《易》曰:‘见龙在田,利见大人’,君德也”。“《易》曰:‘括囊,无咎无誉’,盖言谨也”。
    这里的《易》称,无疑形同于《周易》的简称。不过《文言》的作者在阐释《周易》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