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政治哲学演讲(四十四)
除一些特指周王,大多是泛称,指贵族,诸侯。
而“风”160篇诗中有20篇出现“君子”一词,这“君子”一词也同样指先君,君王,国君,贵族等。
从《诗》里的“君子”一词来看,早期主要是指君主,后期有泛指,即王公贵族有身份的统治者,本义是周族先君的后代,而称“君”的“子”,即“君子”。《诗》里的“君子”是一个身份概念,还没有赋予上道德内涵,但已包含着一种尊称以及情感的色彩。
无论《周书》,或是早期《诗》里出现的"君子"一词,都是指周族先君的后代,即在位者,凡分封有国有家者。
总之,《周易》一书之前的《诗》里已有"君子"一词的出现,也表明"君子"只是个身份概念。
我们且看《周易》一书对“君子”又是如何的表述?
《周易》一书共有六十四篇文章,而且十五篇涉及到“君子”一词,其中还有三篇是通篇讲“君子”之道。严格地讲《周易》六十四篇,是针对“君子”讲述的政治道理,即为“君子”讲述修身、齐家、治国的政治道理。
現把《周易》一书里有关对“君子”的论述摘录如下:
《乾》:“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历,无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