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政治哲学演讲(四十七)
的称呼。西周是文王开创的基业,周人建立周朝实行的是宗法分封制,把所谓的“天下”分割分封给氏族血缘身份成员。“周王”拥有都城的王畿地区,“王”的血缘氏族成员分封到各地(包括有功的功臣,及异姓建立姻亲关系),形成"天下"诸侯拱王的一种政体。“周王”名誉上成为"天下"的主,诸侯为一国的主。西周初期确立了分封制度,而这“开国承家,小人勿用”,无疑体现了分封制度的政治纲领。自然“君子”治国应遵循这一政治原则。《周易》一书是西周后期产出的,《周易》所体现的是维护分封制度社会,是让“有国有家者”共同治理好"天下",维护好"天下"的秩序。《周易》里所讲的“君子”就是有国有家的统治者。《周易》里的“理想国”,就是“君子”共治"天下"。故“君子”在安邦治国的政治实践上,是要遵循“开国承家,小人勿用”的这一政治原则。因为“小人”是统治对象,也是君子施爱体恤的对象。“开国承家,小人勿用”,正是体现了对“君子”与“小人”这种等级秩序的维护。
3、“比”之原则
《比》篇讲结盟,是为“君子”讲述邦国之间建立结盟的政治措施。
《周易》是讲述“君子”之治,而“结盟”又是“君子”之治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