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政治哲学演讲(四十七)
应遵循的一项政治原则。《周易》一书是西周后期产生的,此时也是西周王室衰落,而诸侯国上升的时期。《周易》作者希望的是“君子”(西周整个贵族统治集团)共同治理好"天下"。在一个分封制的国度里,西周王室早已失去周初的统治地位。而是“有国、有家”者出于独立及上升的地位时期。那么,如何在邦国林立的这种社会格局局面,使邦国之间和平共处,而达到"天下"太平。《周易》提出了结盟的政治策略,要诸侯间建立和平共处的社会局面。诸侯国走结盟,才是"天下"太平的一个有效途径。“比”就是结盟,联盟之意。邦国之间进行结盟,而达到"天下"太平景象。当然这一任务,《周易》作者寄托给君子们去实现。这“比”之道理有点“邦联制”的特点。
“比之自内,贞吉”,“外比之,贞吉”。这就说,“邦国之间建立结盟,前景吉祥”。“与外邦建立结盟,前景吉祥”。这就是内外联盟,将带来美好的前景,“结盟”无疑是“君子”应遵循的一项治国的政治措施。
4、“履道坦坦,幽人贞吉”
《周易·履》篇中提出了“履道坦坦,幽人贞吉”的一个政治措施。《周易》作者理想的政治环境是“履道坦坦,幽人贞吉”。就是说“政治上应平坦无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