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政治哲学演讲(四十八)
进行社会变革,而《鼎》是将变革后的成果进一步的巩固。
《周易》里有几处出现“大人”一词,多以“利见大人”一词出现。那么“大人”是否是“君主”、“王”、“天子”代称呢?显然不是。“大人”是高于“君子”,又不同于“王”的身份。“大人”是《周易》预设的精英政治人物。《革》中的“大人虎变,未占有孚”。这“大人” 是一位能使人民值得信赖的人。“大人”是革命的领导或发动者。从《鼎》中的“鼎颠趾,利出否,得妾以其子,无咎”来看,“鼎颠趾”虽是比喻。“鼎”本身是王者的象征,是王家的重要礼器。“鼎颠趾”就是鼎颠了个头朝下,脚朝上。这象征大变改,唯把旧秩序旧东西换掉,不足于称“鼎颠趾”。“利出否”是指有利于消除沉积的废物。这还是比喻,即把旧有的秩序打破,才能换成新的东西。“得妾以其子”,这还是比喻,看来妻子没有生育,要纳妾来生子。这还是说把先前旧有的东西排除去,用新的来占有。这些不能不认为,作者希望的是进行一场革命,而不是修修补补的改良运动。故“革故鼎新”,依然是让“君子”明白这些政治道理。???
25、“震来虩虩”,“震苏苏”万象更新的政治风暴及君子恐惧修省的安身之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