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学”评论》(十六)
易》身上那样,从画符号里附会引申出八卦取象,以类人事吉凶,而说成是《周易》卜筮。而战国后期的“易学”里把阴阳附在《周易》身上那样,把画符号赋予上阴阳之属性。《周易》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易学”也随着发展。而附会曲解《周易》成为无限庞杂的一门“易学”学问了。这正是没有真正解读过《周易》一书的真实内涵,才任人任意的去解释了。
又因战国后期邹衍成为“阴阳五行”学说集大成者,创五德始终与五行相生说。阴阳哲学也终于为王权专制等级有序制度寻找到一个极富有天经地义上存在的理论学说来。“天尊地卑,主尊臣卑,男尊女卑”,被烙上永世不得变更的魔咒。“天不变,道以不变”。宇宙万物,社会人生无不打上了阴阳的烙印。
以阴阳论《周易》之根本,正是庄子或庄子后学者受到战国阴阳学说的影响所致。因《周易》一书里本无阴阳之说,也不是讲阴阳变化的道理。《周易》一书里只有“恒”篇中出现一个树荫的荫字。《周易》时代还没有用阴阳学说来解释这个世界。阴阳学说是《周易》的后学。《周易》一书即不涉及自然变化与生成之道的本体学说,也不讲世界本源的生成理论。《周易》不属于自然哲学范畴,而《周易》是为君子讲述的修身齐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