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易学”评论》(十六)

周易》在精英人们的心目中已理解其精神要旨,不在认为是筮卜之书了。
    荀子的“善易不占”是出自《荀子·大略》:“善诗者不说,善易者不占,善礼者不相。”
    这句话的白话文应是“善于研治《诗》的人不作解说,善于研治《易》的人不占卜。善于研治《礼》的人不辅助行礼。他们的用心是相同的。”
    在战国时期里有名有姓可考的荀子这句话是直接论述《周易》,因为战国时期出现的一些《易传》可以说是无名氏之作。
    荀子认为的《周易》,若完善或完整的领会其精神实质,就不会去占卜了。显然荀子眼里的《周易》并不是讲卜筮的卜筮书,是义理之书。只有那些没能够领会其实质内涵的人才把《周易》当成卜筮之书看待,这是再明确不过的说法了。
    虽然《大略》篇被研究者认为是荀子弟子所记,但不失为荀子的思想。
    荀子是战国后期王学思想集大成者,《荀子》一书在对自然观上的认识是理性的,如“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以乱则凶,强本而节用,则无不能贫;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循道而贰,则不能祸。”
    这是彻底否定了天有意志的说法,把自然界的客观规律与人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