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易学”评论》(二十三)

,故不可诬也,是以虽《随》无咎……。’”
    穆姜的四德释“元亨利贞无咎”无疑是理性的,也是最早的义理释解《周易》。而这《文言》释解“元亨利贞”也正是从《左传》里移来那个说法吧?只是《文言》把这四德赋予给“君子”之行为了。???
    从《乾》篇的原文来看,并没有赋予“天”的象征。《乾》篇的内容只是用“龙”来比喻君子之为。文章的写法是处于形象比喻的思维方式,还没有以类象以“推”事理的方法出现。《乾》里以龙喻君子之道,这样看来,“元亨利贞”就不是象征天道的四季变化,即“育化收藏”的道理。到《文言》完全把《乾》里的"元亨利贞",有这“训”,就“顺”到社会人伦上来,就形成了"仁、义、礼、事"四种道德上,成为儒家的宗旨。
    《周易》原初的“元亨利贞”的意思也不过是寓说“君子如此这样的话,其结果是大而亨通有利的好结果”。就是由篇名到内容,来一个统领的概括含义。若对《乾》里的“元亨利贞”理解的正确,必须从篇名与篇里的内容结合通篇去分析认识。因为《周易》一书是作者精心编排而系统化的义理文章,既然是精心编排的内容,故篇名与题目和内容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中心思想也是明确的。《乾》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