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学”评论》(二十六)
上卷:先秦"易学"评论。
——《周易》一书在先秦时期形成的"易学"派别
第四章
先秦"易学"汇集——《易传》,对《周易》的学术研究
第六讲《系辞传》对《周易》是如何解释的
第三节
我们再来看《系辞》在阐释今本《周易》时,我们为何说《系辞》是帝王的宣言书?
《系辞》开宗明义的是:“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
(天尊贵在上,大地卑贱在下,乾为天,坤为地,天地由此而确定。地的卑下与天的高上已经陈列出来,尊贵与卑贱的位置也就确定了。)
“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这是《易传·系辞》篇首开宗明义的说法。《系辞》所反映的这一等级观念被后儒家思想体系所吸收并发展,成为后封建社会里统治者治国理政的主要理论工具。
这把自然界里的寒来暑往,暑往寒来的自然现象,抽象出一种理论,比附到人类社会里来。认为社会里也应如天道那样尊卑有序,等级森严。把天地自然现象,套到社会人生的头上,也就形成尊卑等级永恒的秩序。从自然界的天尊地卑,引申出人世间的君尊臣卑,男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